为切实增强学院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储备后续科普实践活动所需的专业技能,营造崇尚科学、勤于实践的浓厚氛围,我校自然坊“知行沃土·绿芽科普”实践队于7月8日在生物实验楼215教室精心组织了专业技能培训活动。我院院长阮少江、刘凯良老师及来自各学院的16名自然坊成员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本次培训以“夯实技能基础,赋能实践探索”为主题,聚焦即将开展的科普实践活动核心技能展开系统教学。活动伊始,刘凯良老师阐述了本次培训对于后续实践活动顺利推进的重要支撑作用,强调了扎实基本功的必要性。
培训内容兼具理论基础与实践操作。阮少江院长亲自担任主讲,通过生动直观的实物演示,深入浅出地为学员们剖析了显微镜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清晰讲解了目镜、物镜、反光镜等关键部件的功能特点,为后续操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显微镜实操环节,学员们热情投入,从基础的“对光”、规范放置标本,到精细调节焦距观察标本微观世界,一步步掌握了标准化的操作流程,提升了仪器使用能力。
植物学认知与实践是本次培训的另一重点。刘凯良老师以红花羊蹄甲花朵为鲜活教具,现场进行细致解剖,系统讲解了花柄、花托、花瓣、雄蕊、雌蕊等植物花器官的结构特征,加深了学员们对植物形态学知识的理解。培训的压轴环节是趣味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叶脉书签制作。在队长余雅婷同学详细介绍了制作原理与步骤后,学员们亲手操作,将叶片经过氢氧化钠溶液安全煮制、小心剥离叶肉、染色修饰,最后过塑定型,成功完成精美的叶脉书签。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大家的动手能力和标本处理技巧,更直观展现了植物组织结构的奥妙。
本次培训活动组织有序、内容丰富、互动性强,取得了圆满成功。学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通过亲自动手和相互协作,将课堂理论知识有效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活动不仅使学员熟练掌握了显微镜操作技能,深化了对植物结构的认识,更积累了宝贵的植物标本处理经验。本次培训显著提升了团队的整体实践能力,为自然坊“知行沃土·绿芽科普”实践队后续高质量开展科普实践活动奠定了坚实的专业技能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