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设2400㎡“海西海洋特色生物资源种质与生物制品开发公共服务平台”,包括:
(1)建成海洋特色生物种质资源研发服务平台900㎡,其中:生物活体保存库600㎡,种质资源保藏与种质遗传实验室300㎡;
(2)建成海洋特色资源生物制品及综合利用开发服务平台1300㎡;
(3)建成海洋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技术研发服务平台200㎡。
2.平台总投资2340万元,申请财政资助1640万元,自筹经费700万元。申请财政资助的资金全部用于购置上述公共服务平台仪器设备及实验室建改造费用。
以建设国内知名、省内先进的专业公共服务平台为目标,拟通过3年时间,服务平台建成后能满足宁德市及周边区域海洋特色生物资源生物制品产业链综合服务的需求,促进闽东海洋生物生物制品产业及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平台建成运行后,拟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把服务平台打造成在福建省起示范、面向省内外企业开展专业化服务,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技术转化,成为企业创新、中试、孵化服务平台以及人才培养基地。较好地促进海洋特色生物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和生物制品产业理论及技术的研究,培养一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可以参与国际、国内生物技术科学研究与产业竞争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本项目通过建设先进的服务体系和硬件环境、培养优秀的技术人才和管理团队、培育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海洋生物资源新品种、新产品研发技术力量,形成从产品(品种)创新、产品设计、产品成分分析、产品加工工艺改进的全流程服务,并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和技术转化,打造企业创新服务平台,实现传统产业的结构升级的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的专业公共服务平台,将对促进海洋产业的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与相关海洋生物制品及食品企业开展签约服务。平台建成后,以课题或横向合作形式,接受国家、地方以及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单位委托的海洋食品、生物制品研究开发和设计、试验任务;
(2)开展海洋经济产业相关技术及管理培训服务,平台建成后,将承接各级部门、企业单位委托的海洋食品及生物制品相关的培训任务,主要包括对生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
(3)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一支职称、年龄、结构合理、敬业精神强、业务素质高的人才队伍。 使每个技术平台有1-2名教授,1-2名副教授、1-2名博士。
(4)通过互联网+平台与相关专业高校、研究所、企业以及各级海洋产业公共平台服务中心联手合作, 针对海洋生物养殖技术、海洋食品、生物制品加工等提供咨询服务,协同创新,促进成果转化、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