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国家“三下乡”社会实践政策要求,学院于2025年7月10-7月16日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从生态守护到文化传承,从教育帮扶到红色追寻,引领青年学子在实践中锤炼本领、担当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青春誓言。
福鼎乡镇茶土与槟榔芋调研实践行
7月10日,槟榔芋软腐病调研实践队冒雨在福鼎各乡开展调研。队员先到硖门乡茶园采集茶壤土样、记录环境信息,随后赴店下镇采集样本以对比分析不同地块土壤特性。实践队在贯岭镇协助农户完成槟榔芋撒菌工作,并走访合作社了解种植知识;之后在叠石乡再次采集茶土样本。此次调研让队员体会到农业生产的复杂与挑战,认识到保护茶土肥力、提升槟榔芋种植技术的重要性。实践队表示将以所学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此次调研既为队员提供了实践机会,也为福鼎农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与建议。



翠影入瓶藏绿色,启智护绿润童心
为倡导绿色环保理念,营造人人呵护自然、守护生态的良好氛围,7月13日,自然坊“知行沃土·绿芽科普”实践队在宁德市科技馆举办“落叶观察瓶与自然之美”科普活动,倡导绿色环保理念。活动以“落叶归根—新叶萌发”的生态循环为切入点,通过讲解与互动普及植物生长知识,孩子们积极参与,现场氛围活跃。实践环节中,孩子们在队员指导下制作专属落叶观察瓶,将树枝固定、碎叶装饰,完成后兴奋展示。此次活动让孩子们收获自然科学知识、树立环保意识,也为实践队员提供了锻炼平台,积累了科普活动经验。


七月讲台传星火,童心课堂种未来
7月14日,支教活动进入第三天,支教队员将课堂与劳动实践相结合,让孩子们在动手动脑中收获知识与快乐。支教队员黄婷利用改装小水瓶讲解压强常识,通过实操帮助孩子们深化对大气压强的理解,这则表示切身操作能促进知识吸收。劳动教育课上,各班主任组织学生分组打扫教室和走廊,孩子们在协作中感受整洁环境的愉悦,领会劳动的多重意义。支教队员张舒宁认为,劳动课是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和责任感的好机会,能让他们理解“劳动创造美”。



趣味课堂点亮暑期时光
7月15日,金马支教队在金马社区开展趣味课程,让孩子们在欢乐中收获知识与成长。语文课上,“汉字拼拼乐”活动通过拆解、拼接汉字偏旁部首,助孩子们加深对汉字结构的理解。数学课以“数字狼人杀”形式,将知识融入推理游戏,让孩子们在思维博弈中巩固加减运算和逻辑推理能力。活动课上,“数字炸弹”游戏锻炼了孩子们的反应能力和数字敏感度。这些课程将知识融入游戏,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多方面能力,为社区暑期教育增添色彩与活力。


“播种科学梦 科教闽东行”科普活动
由宁德市科协和教育局联合组织、自然坊成员组成的青野创想实践队,在宁德师范学院开展“播种科学梦 科教闽东行”科普活动,来自福鼎市和柘荣县等县市的300多名学生参与其中。活动中,学生们先参观闽东之光红色文化教育中心,了解闽东革命历史与红色精神;随后走进动植物标本馆,在实践队成员讲解下感受自然科学的奇妙;接着在互动显微镜室观察装片,探索微观生物世界的奥秘;最后,活动为学生颁研发学证书并作总结。此次活动氛围热烈,不仅让学生收获科学知识,还提升了团队协作力与创新思维,为其科学探索之旅添彩,由此福鼎及柘荣站活动圆满完成。




从乡村支教的三尺讲台,到科普活动的知识殿堂;从田间地头的实践调研,到红色场馆的精神洗礼,我院的学子们以青春之名,在暑期社会实践的广阔天地间躬身实践。他们将专业知识与实践需求紧密结合,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乡村振兴与民族复兴注入蓬勃的青春力量。